后期教育
1、 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的教、养理念:
因为自闭症儿童属于综合性发育障碍,尤其是主动思维的欠缺,在成长过程中该学的东西没有学会、大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所以他们的综合能力都低于他们的实际年龄。年龄越大的孩子和正常年龄孩子的差距就会越大。
经大量的实践发现,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孩子在知识学习、行为训练、情感需求方面都是高度压缩性的,尤其是调理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内,是孩子的高度敏感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一旦错失这个阶段,或者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很难有机会弥补和纠正。所以,调理后的一年内父母的爱心陪伴、高水平针对性的教育极为重要。
孩子接受调理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前,父母须做好调理结束后充分的陪护、教养准备。
目前总结到,自闭症孩子在解决掉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后,后期教育有以下五个方面非常特殊,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家人,尤其是妈妈的爱和陪伴需要高度重视;
第二:孩子成长中错过的所有敏感期自动补回,需要高度重视、配合;
第三、孩子的自尊心超级敏感,对心理成长需高度重视、呵护;
第四、孩子成长的参照,需高度重视、明确;
第五、家长心理急转弯需高度重视、调整。
第一:家人,尤其是妈妈的爱和陪伴需要高度重视;
孩子对家人,尤其是“妈妈的爱和陪伴”大量渴求。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尤其母爱,则是儿童的一切——对正常儿童而言如此,对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的孩子们,不管生理年龄是多大,更是如此!
这个时期从开始第一天做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调理开始,大概要经历三到六个月。年龄越大需要的时间一般相对越长。
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因为孩子存在的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之一:没有主动性思维。所导致的不认亲疏,表情淡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喜交际等。家人对他好与不好、爱与不爱、关照多少等等,对多数的自闭症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多大影响。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外界不相联、更不相容。但是自闭症的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孩子在情志、思维方面就完全同正常孩子一样了,而且因为之前的对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等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所致,对他身边除了怀胎十月的母亲外,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当孩子一旦解决了自闭症的先天本源问题,在孩子心里最为熟悉的、令他最有安全感的就是自己的妈妈。孩子在解决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的过程中和解决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异常的依恋妈妈,再就是爸爸,陆续扩展到家里的其他亲人,然后慢慢向陌生人交往。
很多孩子在解决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的出现对妈妈的异常依恋。例如两岁的阁阁、四岁的龙龙、三岁多的小溪、一岁多的潇潇等等孩子,刚刚调理过一两次,孩子们的妈妈就普遍反映说:孩子不知咋了,一步都不想自己走,老想让你抱着他,去洗手间也要你抱到坐便器上,甚至晚上睡觉也得搂着妈妈的脖子睡。六岁多的可可、成成、肖波,七岁多的贺贺、燕文,九岁多的华清、锦锦,十三岁的福钰、十五岁的坤坤等,调理过两三次后,妈妈们也普遍反映说,孩子要求妈妈抱,但他们太沉了根本抱不动啊,和孩子讲道理后,孩子就让妈妈坐着,然后他自己就在妈妈怀里赖着,不离开,经常一待就半个多小时,巴不得你啥也不干,就这么揽着他。
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后的三个月至一年时间里,任何人、任何物品,都完全无法替代妈妈的爱和陪伴!在大量的后续教育实践中证实,忽视母亲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综合能力发展的滞后和心理成长的障碍。
美国有个叫哈罗的人和他的同事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将幼猴养在一个有两个“母亲”的笼子里。一个“母亲”是用金属丝做的,幼猴可以从此“母亲”胸部隆起的橡皮奶头吃到奶。另一个“母亲”裹着一层柔软的有卷卷绒的布,但没有实物可以供幼猴吃。这只幼猴抱着布做成的“猴妈妈”,而把嘴伸过去吃金属丝做成的“猴妈妈”身上的奶。当实验室里放入一个幼猴不熟悉的会移动的东西时,这只幼猴会毫不犹豫的抱着用布做成的“猴妈妈”。——这个实验说明幼猴对吃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精神上能否得到安全感,精神上的愉悦占第一位,而不是吃的需求。这只猴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把它放入猴群中,也不跟其他的猴子合作,总是孤独的待着。后来这只猴子没长大就死了。在以后的实验中,类似的这种猴子,即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据很多专业人士观察我们周围,人类的许多行为不比猴子强多少。发现孤儿院的婴儿死亡率很高,很大的缘故是孩子得到的爱太少。有些发达国家的孤儿院,孩子的物质需求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满足,但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孩子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平均水平,远远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们的水平,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儿童没有一个家庭式的、特别是妈妈的爱的环境所致。
父母的爱是儿童成长的最好粮食。儿童一旦得到爱的满足,在轻松和自由的状态中,儿童的本性才会表现出来。他的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就会拼命的向前发展。
对孩子来说如果爱得不到满足,这个孩子整个状态就表现为不自信,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也不爱说话。
作为成年人,如果两个人需要了解,就必须通过说话来沟通。对儿童来说,语言是最苍白的,使用语言是成年人不得以的手段。但儿童呢? 是用生命中的情绪、感觉和心灵与成人产生链接的。 只要你是妈妈,只要你用心,最终都可以发现一个秘密:你的孩子不用听你说什么,他直接可以感觉到你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常常都是你自己都未觉察到的潜意识。比如当你焦虑的时候,孩子就会哭闹,这正是你焦虑的投射。孩子越哭,父母也就越焦虑,你假装平和是没有用的,说什么她都不会听的。孩子具有高度感知真相的能力。
同时,当父母爱孩子的同时,孩子也会学会爱父母,爱父母的同时,孩子就学会了爱一切。有爱的能力是最美好的品质。爱是提升生命最关键的契机。
需要强调的是,在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生活细节的过分照料,不但对孩子无益,而且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害的。孩子需要的爱是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生活细节上的指导和锻炼机会。
第二:成长中错过的所有敏感期自动补回,需高度的重视、配合:
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曾在实验室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刚出生的小鸭子,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如果见不到自己的妈妈,就会认定第一眼看到的动物为妈妈,然后寸步不离的跟着它,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小鸭子的认母行为便会自行消失。这一阶段被称为敏感期,也叫作关键期。其实,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同样具有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比如运动、语言、行为等,并不断重复实践。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这一时期一旦过去,这种对特定事物的敏感性就会随之消失,他也就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期。
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因为孩子存在的自闭症本
源问题之一:没有主动性思维。所导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喜交际、兴趣狭窄等。导致正常孩子应该有的敏感期,他们几乎没有。但孩子的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后,之前所有错过的敏感期都会一 一不落的自动补回。因为他已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而正常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成长!
不管先天本源性问题解决时孩子的生理年龄是多大,一个人出生后的各敏感期如: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空间敏感期、数字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所有的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应该经历的敏感期,这些孩子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后,几乎都一一的自动补回。
正常孩子所有敏感期经历的次序大概差不多,这些孩子有些不尽会相同,但大致次序还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经历的速度和正常孩子却截然不同。有些正常孩子需要一年才会经历完的敏感期,这些孩子快的有些一天就经历完。
例如:八岁的岩岩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调理结束后没几天,就不停地吃手、将能拿到手的东西统统放嘴里试一下——经历他口的敏感期,这个过程极有兴趣很开心的经历了三天,结束。六岁的铎铎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的第十天,就不停的在桌子底下、床底下、衣柜里等等能够钻的进去的地方开心哈哈笑的钻来钻去,如此五天——经历他的空间敏感期。等等。
在儿童的敏感期内,孩子们具备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和创作之中。如果积极推动,将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忽略掉这一时期,未加好好利用,却是事倍功半。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这个过程需要3个月至一年,甚至会更长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主要看孩子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以解决掉时的生理年龄和智力的发育。
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已经解决掉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高度的观察、关照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时间和正确的引领,如果自身能力得不到积极、正确的引领,最低限是不要横加干预,一定让他们充分利用好每个敏感期,让迟来的“人生”得以圆满体验和成长!
第三、自尊心超级敏感:对心理成长需高度的重视、呵护
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因为孩子存在的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之一:没有主动性思维。导致外界对他的任何评价、看法等,几乎没有任何的身心反应。但孩子们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后,孩子在情志、思维方面就完全同正常孩子一样了,孩子自己就会慢慢发现、明白自己与同生理年龄孩子们的差距,心理自然会产生一些自卑、挫败感。对外界任何细微的评价都会非常的敏感、在意。
如:7岁多的可可去姥姥家,和舅舅家的小表妹玩耍时,之前的可可不会和妹妹争东西、保护自己的东西,现在会了,妹妹有些不开心了,妹妹说可可傻,可可不承认自己傻,但妹妹说他:我比你小都上一年级了,你这个小傻子!可可情绪挺不好的和妈妈回家了,之后每逢妈妈说去姥姥家,可可就很干脆地说:不去!之前可可从来没有这样过,妈妈不清楚为什么。可可拒绝几次后,妈妈逼问他为什么不去,可可情绪低落的回答妈妈说:妹妹骂他……
孩子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家长们,在孩子们3-6个月的高度敏感期内,一定要仔细的观察、及时的、积极的解释和正面的引导,不要让孩子极为敏感、稚嫩的心受到伤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孩子!
越大的孩子这个问题就越加的严重。比如十五、六岁的孩子们,再加上生理发育到达了青春期,身体、心理成长的不匹配,等等造成的障碍、纠结,家长就非常难以顾及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 从各个角度而言,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第四、孩子成长的参照要高度重视、明确:重点是孩子自己,其次是其他原本一出生就正常的孩子。
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因为孩子存在的自闭症本。
源问题之一:没有主动性思维。所导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喜交际、兴趣狭窄等。在成长过程中该学的东西没有学会、大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所以他们的综合能力都低于他们的实际年龄。年龄越大的孩子和正常年龄孩子的差距就会越大。
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以解决后的孩子们,不是一下子就和同龄正常孩子一样的,需要慢慢的一点点完善、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追赶上原本正常的同龄孩子。需要家长时时刻刻仔细观察,认可孩子的每一点滴进步,彻底的用三明治方式(认可、表扬孩子的进步,给与孩子合适的建议,真诚的激励孩子前行)对待孩子,绝不可给孩子一点点的挫败感!如此孩子才会迅速成长,成长为我们都期盼的有自信、有自尊、有能力、有担当的身、心皆康健的孩子!
如:韩航,八岁半。除了自闭症问题,还伴有舌的严重发育问题。快九岁了,在接受自闭症调理之前很少说话,即使偶尔表达也只会说少量的单个字,极少的两个字,四个字的几乎没说过,偶尔说一个四个字的也是两个、两个的分开来说,且中间要间隔时间很久。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后,孩子越来越喜欢说话,虽然表达的不清楚,也说不出多少个字,但孩子很开心很兴奋的看着别人的眼睛带着手势哇啦哇啦的说来说去,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根本听不清。韩航的爸爸是个非常优秀的中学老师,他很有耐心的甚至有些夸张化的表扬、鼓励孩子,和孩子互动。孩子更加的有信心,说的也更多。随着后期给孩子调理舌的发育问题,孩子现在可以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解决掉的两个月后,孩子自己去家门口的超市买土豆,回家后妈妈看到买回的是茄子。就问孩子:不是说买土豆吗?怎么买的茄子?孩子回答说:货架上没有土豆,我问阿姨还有吗?阿姨说没了。阿姨说了红烧茄子也挺好吃的。我就买茄子回来看好吃不。妈妈和爸爸立马都给了儿子一个大大拥抱!狠狠的肯定、鼓励了孩子的成长成绩!孩子居然回报爸妈说:爸爸、妈妈,以后我负责买菜吧?
第五、家长心理急转弯需高度重视、调整:不要再用一个自闭症家长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自己要跟孩子一起急速转归到本有的正常轨道、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以目前为止,已接手调理的100余个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的解决时间,最慢的也没有超过二十天的。最快的三次调理就将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彻底解决。而孩子的父母和孩子处在自闭症病态下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多则十多年,甚至更久,思维习惯已有些定式。容易将孩子的正常快速成长的一些很好的行为当成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解决前的“极度固执”或其他的病态行为,如此,不但错失了对孩子的积极引领,甚至有些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心智成长。
如:广西四岁的雨泽在2014年11月份接受自闭症调理7次,前后历时10天,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彻底解决掉。之后,去到幼儿园正常上学,老师要求孩子做题目是“秋叶飘飘”的粘贴画。雨泽坚持要求将部分树叶粘贴到树干和树根上,妈妈坚决不让,孩子就哇哇大哭,经妈妈呵斥后,很不情愿地按照妈妈说的,将叶子全部粘贴到树枝上。
(这个孩子之前有个特征是如果一大早有个不开心的事儿的话,会哭一整天,任何人的任何劝说、呵斥等等通通不起任何作用)。
11月份的南宁已经开始有很多落叶,雨泽的做法很好的显示了他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具备了,已经是个极为正常的孩子。但妈妈确认为孩子犯病了,又开始固执了。妈妈的理由是:别的小朋友都没有把树叶粘贴到树干、树根上的啊,不允许还大哭。
七岁多的合合在做自闭症调理前,大小便都是妈妈帮助褪裤子、提裤子,并且大小便从来没有主动去排泄的意识,只要大人一把握不好时间,大小便就在裤子里了,有时候大冬天里一天都需要换到7条棉裤。开始调理后第四天,合合说要尿尿,然后自己到洗手间后,非要坚持自己褪裤子,裤子褪的位置倒是不错,但因为小鸡鸡没放好,向上尿了,尿湿了上衣,尿液顺着大腿流下去又湿了裤子。妈妈挺生气,就把孩子给训了一顿。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懂得要小便了,知道去洗手间,且主动自己动手褪、提裤子,是自闭症先天本源问题得到调整后的很好表现,是孩子很难得的敏感期进入阶段和学习体验阶段。妈妈却只看到尿了裤子,没看到尿裤子的原因和孩子的根本改变,错过了孩子极好的身、心成长机会。